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5,嘉善关键一跃

  ■全媒体记者 丁  珩 周  契

  郁林强 唐芳园

  奚嘉瑶 许一楠

  汪  纯

  2025年之于嘉善,必然意义不凡——经历三轮示范点建设和五年示范区建设,嘉善进入了两个“新三年”建设决战决胜之年。

  “全力成为GDP千亿县”!在1月8日举行的新年首个全局性会议——县委全会上,嘉善亮出了自己的目标。

  嘉善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这些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嘉善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全县GDP年均增长7.6%,高出全国和省市2个百分点以上,GDP总量从2019年的627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908亿元,在全省排名从43位提升到34位。根据县委全会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GDP增长6%左右,按此计算,2024年嘉善GDP总量962.59亿元。

  这也让我们自信地看到:嘉善高速发展积累的上升态势已经显现,为嘉善整体成势、全面突破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2025年的春天,嘉善已经开启关键一跃!

  工业强县的必然选择

  从2023年千亿县的区域分布看,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合计拥有33座千亿县,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长三角千亿县保持断层领先优势。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宜兴4个千亿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5000亿元,慈溪、常熟2个千亿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值接近5000亿元。显然,工业是长三角千亿县的发力点,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这些县域能够稳居千亿县的重要支撑。

  工业强县同样也是嘉善迈入千亿县的必然选择。县委全会鲜明提出,“发挥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强化主导产业带动”。

  持续做大做强通讯电子、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智能算力产业;积极发展低空经济;加快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嘉善继续通过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工业体量持续壮大,今年力争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250亿元。

  “要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县经信局党组书记张赟对新一年工业发展充满信心。

  跃向千亿GDP,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嘉善“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产联动”的蹊径,加快塑造工业强县新优势。

  既要“做大做强四大科创载体”“加快研发成果孵化转化”,也要“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县委全会继续加快从拼资源转向拼创新的动力切换。

  “要进一步提升科创载体能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县委全会提出的“持续放大融合聚变效应”,带给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峰全新思考。

  对外开放的全新向度

  江苏是千亿县最多的省,这些千亿县几乎都围绕着上海大都市圈,呈众星拱月分布,是发挥毗邻大都市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的缩影,嘉善亦是如此。

  2004年2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嘉善调研,亲自指导嘉善接轨上海工作。“嘉善紧邻上海,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块。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努力建设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前沿阵地。”

  自此,嘉善锚定“开放兴县”大思路,20多年来,与上海的关系日益紧密,形成“13579”现象:嘉善10%的人口通勤上海、30%的科创来自上海、50%的工农业配套上海、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进出口和招商通过上海。

  县委全会同样提出,要深入践行全面接轨上海“第一站”首位战略,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以更大范围开放推动更深层次融合。

  接轨上海的历程,嘉善从“菜篮子”阶段迈入招商阶段,通过上海这个窗口招商引资也从优惠政策招商转向全要素招商,探索实践新型招商模式。

  “狠抓市场化招商、狠抓资本招商、狠抓以商引商。”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冬强用三个“狠抓”聚力新一年招商大突破。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善继续向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迈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魏塘街道党委书记蒋旻雁思考着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新一年的发展,“要打造产业发达、产城融合的对外开放新平台。”

  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嘉善沿着开放发展一路走来,并呈现更大范围开放的全新向度。

  县委全会首次提出,要优化县域发展布局,突出加强北融、东承、西向、南接的发展格局——

  北融示范区,借力华为练秋湖基地、吴江苏州南站和即将投用的方厅水院等,在科产联动、交通互联、生活配套等方面主动对接、深度融合,在祥符荡周边建设更多符合高端人才需求的“好配套”,将更多华为人才导入嘉善;

  东承上海溢出,深入承接上海产业、上海核心区科创等资源外溢,不断做大做强国开区、省开区、中新园区;

  西向嘉兴主城区,依托320国道、嘉兴至嘉善“第三通道”、城西大道等连接市区的大通道,增强嘉善将上海资源导入嘉兴的门户功能;

  南接平湖,放大G60高速浙北首站、嘉善高铁南站等优势,会同平湖协同发展特色旅游和现代农业。

  “西塘是示范区‘一厅一片’的主要承载地,将全力加快嘉善大道、创新大道等项目进度;联合青浦吴江将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创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积极招引沪苏优质项目落地西塘。谋划建设华为西塘小区,提升古镇旅游的品质,将更多优秀人才导入嘉善,导入西塘。”嘉善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西塘镇党委书记黄斌勾勒出西塘作为北融示范区排头兵的路线图。

  关键一跃的辐射效应

  提起嘉善,“均衡”是第一印象。这是全面的均衡,嘉善累计获全省全部4次科技创新鼎、2次浙江制造天工鼎、2次神农鼎,连续4年获大禹鼎,夺得目前最高星的二星平安金鼎。也是城乡的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2016年的1.695∶1缩小至2023年的1.53∶1。

  从拼经济向拼创新的发展方式切换,以更大范围开放推动更深层次融合,发挥产业经济基础优势,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汇聚更多的人才、金融、数据、知识、技术、管理等新型要素,进而做强产业支撑、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县域竞争力,不仅让嘉善千亿县的关键一跃动力更强,也让这关键一跃成色更足、辐射更广。

  “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嘉善迈向千亿县的过程,是做大“蛋糕”的过程,更是分好“蛋糕”的过程。数据显示,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嘉善财政促发展作用不断彰显。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09年的18.1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00.08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长期保持在80%左右。

  在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明确把缩小“三大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接下来的主攻方向,要在“均衡”上有更高标准、注入更深内涵、付出更大努力。

  县委全会同样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锚定缩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构建产业融合、要素融合的良性互动机制。

  这种良性互动,姚庄已在实践探索:培育智能物联和精密机械两大百亿级主导产业,建成三大“村民+居民”的复合型城乡一体新社区,创新强村富民“三集三进”运营新机制,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72%。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手段。县委全会特别提到,要聚力强城引领,提升县域城市整体风貌。“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风貌特色镇等建设。”这是县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军2025年的“任务书”。

  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也是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

  “推进荷池小学等建设,建成投用枫惠学校,打造高水平技师学院……”写在县委全会报告里的一个个学校,让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俞娟印象深刻:“要紧紧抓住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重大战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改善育人环境,全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做大“蛋糕”,奋进千亿GDP;分好“蛋糕”,缩小“三大差距”。2025,嘉善关键一跃,以“双示范”建设新业绩奋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嘉善新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暨十七届县政府第四次全会侧记
~~~
~~~
~~~
~~~——二论学习贯彻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暨十七届县政府第四次全会精神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小杜鹃
   第04版:理论·评论
报头
嘉善县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暨“双示范”大讲堂
锚定主攻方向 探索共富路径
萌娃学消防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资示范区(嘉善)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
2025,嘉善关键一跃
打好六场硬仗 奋力彰显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