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进一步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和嘉善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风采,嘉善县传媒中心推出“双岗建功 助力‘双示范’”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人大代表依法行权、为民履职的风貌风采,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之效,喜迎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嘉善人大的光辉历程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努力与付出。翻开嘉善人大的“纪念册”,把目光停留在县十四届、县十五届人大代表周银良的这一页。作为一名“老代表”,周银良用自己的履职故事,践行一名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16年11月中旬,嘉善县召开十五届人大代表工作总结表彰会,会议对各项先进进行表彰,周银良代表履职先进个人作了典型发言。两届县人大代表、十年履职生涯,周银良曾先后荣获“五好代表”“代表履职先进个人”“优秀代表建议”等荣誉。
要说周银良是一位“老代表”还真不是打趣他。2007年他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时已经68岁了,但履职的劲头却一点不输年轻人,走访群众、接待选民、学习法条、撰写建议……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论走到哪儿周银良都带着笔和本子,把所见所闻全都记录下来,回到家再一一“复盘”。“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写意见建议是很严肃的,不可以虚构的,必须要摸实情、出实招。”秉持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和为民发声的信念,周银良一年至少撰写5个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细数周银良履职十年里撰写的意见建议,涵盖医疗卫生、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要求成立救护中心或完善120救护车急救人员》算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那个时候的救护车上不配备专职担架员,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帮把手’,或患者家属独自抬担架,那如果医护人员人手不够怎么办?患者家属不在身边又怎么办呢?”周银良说那个年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患者要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同步还得拨打110向警察寻求帮助,请警察帮忙从家里抬到救护车上去。“大家也是走投无路,才会出此下策,我当时就决定要‘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改变这个局面!”
在2008年年初召开的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周银良郑重地向大会提交了《要求成立救护中心或完善120救护车急救人员》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大代表们的一致赞同,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卫生健康局作为该建议的承办单位,在答复中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整合救护力量、采取统一调度模式、建设县域急救中心,从根本上加强全县医疗急救能力。“收到这个答复不是说就结束了,我一直盯着看进度如何,作为人大代表我要监督,要督到位!”周银良说。
周银良深知要想全面提升救护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累。如今虽早已不是人大代表,但周银良依然持续关注着这一民生问题。他曾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如今嘉善的急救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甚至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
周银良坦言,回首担任人大代表的那十年时间里,他重任在肩,但却从未感到疲惫。“群众反映给我的意见诉求,我努力发声让县委县政府了解到,最终得到很好地解决,我很有成就感,我对得起群众对我的信任!”
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内,嘉善县区域急诊医学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中心将急诊诊疗区、抢救室、EICU、复合手术室、急救指挥中心等整合在一栋楼内,将进一步提升急救效率,是嘉善县完善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体系的关键一环。这不仅是给嘉善群众的一颗“定心丸”,更是给“老代表”周银良最直观的代表建议答复。嘉善急救的发展凝聚了多方力量,而这其中一定也有周银良不可磨灭的一份功劳!
■全媒体记者 胡引凤 通讯员 杜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