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斌
厨房间的妻子像极了丈母娘。开锅前,先是理菜择菜,有时我和我母亲理过洗过之后,妻子总是还会有“新发现”,于是,妻子又不吝时间重新洗,母亲一开始还不习惯,嘟囔着“刚才已经洗得很干净了”,要不就是“反正要烧熟的”,有点来气的时候,甚至会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妻子只当没听见,还是坚持她的。后来,母亲干脆不说了,索性把掌管厨房间的“大权”让给妻子,她自己则给妻子打起了下手。
妻子把洗净的菜连同葱姜蒜搭配好装盘,整齐地摆放在灶台上,只待热锅下油翻炒。配菜装盘这一环节看似不重要,其实是前奏,装盘时已经在酝酿怎么下锅和下锅的顺序了。菜谱也有讲究,得备好几个常规的,囫囵鸡、刺猬肉圆、清蒸鱼,然后还要备七八个成一大桌,酱排骨、清炒牛筋、卤鹅肝以及时令蔬菜。
灶台前的妻子也像极了丈母娘的模样,像个总指挥长,母亲则像指导员或参谋长,在一旁传授她几十年跟锅碗瓢盆打交道的经验,就这样,妻子一边传承了丈母娘的衣钵,一边则融合了母亲的经验,把菜做得既有娘家味又有我母亲做的味道。这个做菜的核心环节很关键,直接决定菜的质量。不同的菜什么时候下锅,放多少油、多少盐,还得掌握好时间,火候也很关键,每个细节都不容小觑,都要掌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最佳的味道。
出锅上桌用餐后,最后一个环节则是洗刷,妻子又像极了丈母娘的模样,从不马虎,我和母亲自然又成了帮手,热水、冷水各过一遍,洗到跟没用过一样,锅碗瓢盆各自归位,摆放井然有序,至此,卸下围裙,围坐,小结。
如此烹小鲜,从容有序,有时还得有决断,三尺灶台,其乐融融,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