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姚庄镇“接待日+”一站式融合机制 推动人大履职提质增效

  10月31日上午,姚庄镇人大举行了10月份“选民接待日”活动暨公交线路优化专题协商会。姚庄镇人大邀请县交投集团、县交通局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县交警大队姚庄中队、县综合执法局姚庄中队等部门以及县、镇人大代表,就丁栅片区公交线路优化工作进行协商,最终确定公交线路优化方案,保障群众便捷出行。

  公交线路优化在“接待日”期间落实落地是姚庄镇人大“接待日+”的缩影之一。据了解,近年来,姚庄镇人大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为抓手,以“选民接待日”为工作载体,全方位统筹基层人大各项工作,探索建立“接待日+”一站式融合机制,持续放大“选民接待日”活动叠加效应,全面保障基层单元常态长效运行,更好地将代表作用发挥嵌入基层治理体系,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姚庄镇大兴人大调查研究之风,在每月主题接待活动前,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根据接待日主题开展微调研,即“一线课堂”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在调研中深化学习、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群众解决“关键小事”。2023年以来,已开展一线课堂活动11次,参加代表120余人次,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学校教育、公交线路、安全生产等方面意见建议78条。

  “你们反映的事情我会跟镇相关领导汇报的,也会不断跟进,争取早日把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好。”10月29日晚上,县人大代表、展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丁文强来到临河新村小区农户家里,通过“夜访”走亲连心,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走亲连心”不走过场,民呼我为彰显代表担当。姚庄镇在每月10日主题接待基础上,创新实施人大代表轮值进站驻室、春秋两季“进网联心”等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分阶段组织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人大代表集中进网格活动,走进村(社区)、企业网格与选民群众面对面聊家常、话共富、诉真情、听诉求、建真言。同时,结合“代表亮身份”工作,在村(社区)网格显著位置张贴“代表二维码”,方便群众常态化联系网格内的人大代表,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民情收集站。自2023年活动创设以来,参加代表210人次,走访服务选民500余人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80个。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姚庄镇人大通过“接待日+企业专场”推动政企融合,把准助力发展“主动脉”。由镇党政办牵头、人大办搭台、经济发展办落实,联合开展“企业家亲清下午茶”活动,利用周末时间,邀请若干名企业家和企业家人大代表与镇相关领导开展“零距离”交流、“面对面”共谋良策,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解决当前经济形势下生产经营和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打造联络站助力纾难解困、优化营商环境的“企业专场”。2023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10场,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52个。

  2022年以来,姚庄镇人大加强基层单元与共享法庭联动,积极探索接待活动与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助推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公正司法监督联动新模式。会同法检“两院”开展“善法护商直通车”“检察护企”等。通过“接待日+法治引擎”推动法检融合,打通基层治理“双通道”。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涉房地产交易法律问题、涉建筑企业施工法律问题开展一系列普法送法服务,将司法资源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今年,镇人大与县法院姚庄人民法庭联建成立人大代表流动服务点(释法解纷驿站),不定期地随机流动到村(社区)、网格、企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讲问题、提建议、调矛盾,并通过以案释法让老百姓增强法律意识,推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今年以来,流动服务点(释法解纷驿站)共收集到意见建议50余件,现场解答30余件,解决45件。此外,姚庄镇人大还通过“接待日+区域协同”“接待日+立法征询”推动站室融合、站点融合,全面激活代表履职“神经末梢”。“接待日+”一站式融合机制工作经验获中国人大网刊登。

  下阶段,姚庄镇人大将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完善“接待日+”一站式融合机制,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作用,推动人大精准监督,提升人大监督提质增效。

  ■全媒体记者 胡引凤 袁 震

  通讯员 薛俊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人文
姚庄镇“接待日+”一站式融合机制 推动人大履职提质增效
我县开展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双随机联合检查
逐梦长白荡 “为河奔跑”守护家乡“生命之源”
我县开展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专项检查
快递驿站包裹不翼而飞 女子“顺手牵羊”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