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丁海龙:将“泥土”故事带给村民

  当一位位文化特派员带着解读文化、发扬文化的使命和技艺走进农村、走进群众,不仅让“文化服务上门”,更是打造了一座文化交流共享的桥梁,激发了乡村文化活力,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即日起,本报推出《我是文化特派员》专栏,讲述他们的故事。

  一块泥巴能有多少种可能?是滋养着万物的肥沃土壤,是孩子手中最朴实、最天然的玩具,是孕育华夏千年文明的文化遗产,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心灵寄托……在大云镇缪家村文化特派员丁海龙看来,泥巴的可能远不止于此。

  文化特派员是指理论宣讲、文化艺术、群众体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2023年12月,经县级选拔、镇级推荐,丁海龙被聘任为嘉善县文化特派员,根据群众需求与文化特派员特长“供需精准对接”的原则,丁海龙被安排与大云镇缪家村进行结对。

  丁海龙,出生于大云镇曹家村,非科班出身的他凭着一股冲劲和对泥土的热爱,在泥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不少作品在全国、全省屡获大奖,个人也获得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嘉善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头衔。

  在丁海龙的非遗传承馆,大大小小的雕塑占据了大半空间,有嘉善先贤陆贽、嘉善乡贤顾锡东及不少身穿布衣的村民等,他们有的严肃端庄,有的温文尔雅,有的坚韧不屈。

  “如何将自身的一技之长去做一个传承、传播,我觉得需要去付出努力。”正好文化特派员的身份给了丁海龙实现这一想法的平台。大云镇和缪家村分别落实了一名专职联络员,与丁海龙一起组织策划泥塑培训课程、泥塑人物创作等。丁海龙每周来村里一次指导村民们泥塑创作,每半个月开展一次集中培训。

  三个月来,累计有300多位村民参与了泥塑课程培训,让缪家村的村民生活更加丰富了起来,上泥塑课成了村里的新风尚。丁海龙因此也收获了一大群“粉丝”。

  “上次玩泥巴,还是在老早种田的时候了!今天我第一次来,蛮灵的,没想到这个泥巴还真是个宝贝!”这天,一堂“玩泥巴”课正在文化礼堂进行,村民王良英认真敲、揉、搓、捏手里的黑泥,在丁海龙的指导下,不一会就有了花盆雏形,成就感满满。

  在丁海龙看来,用泥塑表达民风民俗、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启蒙,今后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之前,好多学员学了以后把作品放在网上还有线下卖的,有些卖得比我的作品还好嘞!”丁海龙骄傲地说。

  ■全媒体记者 蒋青霞 通讯员 张建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民情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公益
人才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邮政综合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丁海龙:将“泥土”故事带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