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强
我的老家是东阳,祖辈居住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父母虽然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常在我眼前浮现,他们的谆谆教诲不时在我耳边缭绕,他们的优秀品质铭刻我心间,他们对子女深情的爱,就像陈年老酒越久越浓越香醇。
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奋斗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家底子很薄,家境贫寒,子女又多,毫无靠山,但我的父母不怕艰难困苦,省吃俭用,他们自己常吃粗粮、穿旧衣。父亲每月20多斤粮票也要千方百计省点下来带回家。父亲虽是教师,但犁、耙、耕、耖样样会,除了种蔬菜瓜果,还会种元胡、白术、芍药等。母亲除了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外,千方百计种好自留地,不仅养鸡、鸭、鹅,还养兔、羊、牛,母牛养了小牛,既给生产队添了力,也给家里增了财。父母三次操持建房。父亲多次带我到山里背木头,在陡峭的公路上,我和父亲一个拉一个推,拉了一车再拉另一车。母亲为了建房,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撕心裂肺的悲痛我至今难以消除。父母的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和他们的奉献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父母总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多下“无声的命令”。父亲是老知识分子、名副其实的好老师。每次备课都认真细致,每次授课力求精益求精,对每位求教的学生总是诲人不倦,父亲的教学质量在老家是有名气的。从小学到中学,父亲每次工作调动,都克服种种困难,愉快服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母亲读书少,但在父亲的影响和帮助下,也认得一些字。她为人谦和,办事认真,生产队劳动总是干在先。母亲曾担任大队妇女主任,力所能及地开展工作。农村开展“四清”时,她不仅要劳动、工作、顾家,还给“四清”工作人员做饭一年多。父母总是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严于律己,希望别人做到的、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他们的教育“无声胜有声”。
崇文重教、严育后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父母不仅自己带头学文化、学相关知识,还精心培育下一代。我们兄弟姐妹日常开支就不少,四人就学需要不少经费。父母节衣缩食,千方百计供子女上学。四个子女全是大学生、中专生,这在当时的小乡村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刚满12岁,父母就把我送到远离山村30多里的学校住校读书。平时父母照顾不到,每月要把吃的米挑到学校,霉干菜带到学校吃也是常态,能有几片肉就很幸福了。早晨锻炼身体,白天上课,晚上自修,通过艰苦又充实的学习生活,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强自立的能力。1966年“文革”开始,我刚满14岁,想去北京,见识一下世界,父母竟然同意,母亲还给我30元钱。我在北京待了20多天,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北京回来后,又步行去其他地方待了一个多月。我年满16岁,父母又支持我从军,50多年前爸妈和全家人向我频频挥手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我在部队32年,父母多次到部队看望。我的每一次进步,父母总是鼓励鞭策。记得我刚到连队从事看押劳改犯的工作,部队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好,天刚放亮就出操,冰天雪地练兵忙,寒风刺骨去站岗,周末还要砍木柴,天天面对劳改犯,前途渺茫怎么办?父亲知道我的心事后,给我写了封长信,讲了很多道理和励志故事,我郁闷的心豁然开朗。连队指导员还将这封信在全连大会上宣读,我一下子成了全连的“新闻人物”,也为今后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基础。父亲先后给我写了数十封信,那朴实无华的真诚白话、贴近生活的暖心唠叨、充满哲理的智慧思维、刚劲有力的优美书法,让我倍感亲切,深受教诲,终生难忘。父亲在身患重病、昼夜咳嗽、双手颤抖、生活难以自理的状态下,依然多次给我和家人写信,希望我们保重身体,不断成长进步……拳拳心、深深情跃然纸上。人生要磨练,青春要雕琢。年轻人吃点苦是宝贵的财富。家乡的霉干菜永远是我思念的美味,父母的教诲我永远不会忘记。
老实厚道、与人为善。千学万学学会做人最重要。父母给我们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并身体力行。要我们实为先、和为贵,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从今做起、从我做起。要自强自立,不怕吃亏。他们自己从不说假话,从不整人,善解人意,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清清白白为人,勤勤恳恳做人,实实在在生活,淡淡泊泊处世。父母在学校、在村里,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父亲多次给邻居写春联,帮村里写墙标;母亲也悄悄接济困难家庭。“文革”中,父亲被批斗,被诬为“反革命”“走资派”;“文革”后,父亲不计前嫌,与批斗过他的老师和谐相处。父母教育我们,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珍惜拥有,知足是福。
父母平凡而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和不幸。在他们最需要子女出力的时候,我却不在他们身边。他们实在是太劳碌了。他们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更没有留下万贯家产,但他们已为子女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无价之宝。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奠基石”“登高梯”。他们一定会在天堂注视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定会为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而欣喜、自豪,他们优秀的品质一定会继续激励我们一步一步向前。
我离开老家的小山村已56年了,乡音早改鬓已衰,知天命之年更加挂念那片秀美的山山水水,惦记着生我养我的父母和见面就喊我乳名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