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郁林强
本报讯 5月27日,“善商日”,嘉善企业家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180多名嘉善企业家及金融、科研机构代表共聚一堂,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善商精神,政企同心、激流勇进,以长期主义的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
“之前企业只做生产部分,此次进行了产业升级,增加了机加工、表处、组装及百级清洗无尘车间。”能蓝科技(嘉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虹雯介绍,企业于2019年在嘉善“安家”,全方位的要素保障,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只需勇往直前,所以再投资1亿元打造能蓝科技扩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
“嘉善政府的产业政策、服务温度,为企业提供了最优的发展环境。”浙江嘉钛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嘉礼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大会上,公司与西塘镇签约总投资1亿美元的智能穿戴、电脑一体机、显示器及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生产项目,主要出口非洲、中东等地区,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关键一环,大会现场,四个院企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成功签约。
“作为科研单位,要把科研成果转化到有需要的企业去。”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副院长赖建明表示,此次与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中高端紧固件连接技术联合实验室,将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推动技术共享,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也会走访本地企业,排摸需求,特别是针对特种钢材领域的技术需求,开展有效对接与协同创新。”
此次大会不仅是项目签约的平台,更是嘉善营商环境的“立体展台”。现场,建设银行嘉兴分行、招商银行嘉兴分行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活水”润泽企业发展情况,4位善商用真情推介,用“企业口碑”为嘉善代言。
“企业产值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6亿元,今年预计突破22亿元,成功跃升国内第一、跻身国际一流。”回首过往,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文感触颇深,“政府开展的各类助企服务,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为我们纾困解难,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过去这些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悉心关怀与大力支持。在政策扶持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制造业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中。”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褚晨剑表示,得益于政府的保驾护航,公司扩建项目顺利推进,下半年部分厂房正式启用后,预计产能将提升20%以上。
“新时代善商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创新进取的特质,让人眼前一亮。”中国建设银行嘉兴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曹凡表示,目前该行为善商推出了“善科贷”“善新贷”等“善”系列创新产品,叠加科技和人才增信额度,可满足更多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结合科创企业轻资产运营的特点,我行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内部评估+线上质押登记’,创新担保方式,解决‘融资难’。”
“我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支行成立一年以来,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优势,为嘉善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招商银行嘉兴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楼俊强表示,目前银行创新推出了“科创贷”“招招贷”等线上融资产品,“针对“引进来”的企业,可提供FDI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针对“走出去”的善商,也可提供ODI对外投资全方位服务及境外红筹、H股上市等全周期综合服务。
设立“善商日”,致敬企业家,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新起点,表达着对企业家群体的厚爱,同样也寄托着全社会对企业家群体的期待和鼓励。
“几十个项目签约,感受到嘉善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尤其是传统产业提升项目,向我们展示了传统行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新一代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嘉善泰力蜂窝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雳表示,将为会员企业搭建一个整合资源、相互交流、强强联手的平台,共同谋发展、求创新、促转变。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对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确定性。”县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浙江凯鸿供应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军深有感触,下一步总商会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多互动交流平台,收集好企业家意见建议,助力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家看到嘉善、选择嘉善、留在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