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紧,光阴迫,沧桑历久,只争朝夕。中共姚庄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回首这五年,姚庄镇党委团结一心,勇立潮头,绘出了一幅新时代、新发展的新画卷;这五年,姚庄镇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绘出了一幅全面发展的画卷;这五年,姚庄镇牢记嘱托,扛起使命,绘出了一幅共同富裕的画卷;这五年,姚庄镇不忘初心,干在实处,绘出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这五年,姚庄镇赓续血脉,夯实根基,绘出了一幅党建引领的画卷。
2020年,姚庄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2亿元,是“十三五”末的1.48倍,一般公共收入实现五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5:1,成为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乡镇之一;先后获得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镇、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园林城镇等“国字头”称号,获得省级荣誉18项,市基本无违建镇、市法治镇创建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市级以上荣誉27项,连续获得县对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综合实力跃进千强镇全省前六十。五年来,姚庄镇不忘初心,凝心聚力,在实干中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成果,在奋斗中凝聚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做强三大产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姚庄镇在工业上持续强化主导地位,农业上发挥基础优势,并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打造经济全面繁荣的基础。
“姚庄镇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聚焦精密机械和通信电子两大主导产业,突出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2021年年初,姚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赟在介绍姚庄如何做好示范引领上,明确了姚庄2021的目标,这精准的定位,延续了姚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建立“链长型”招商,完善“以商引商”“节会招商”等机制。五年期间,姚庄镇在此基础上,先后引入晨亨科技、德嘉科技、立讯智造等300多家优质内外资企业。成功培育出嘉善第一家单体超百亿企业,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产业聚集区。另外,姚庄镇通过部署开展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拔钉除障,腾退低散乱污企业,拆出空间。五年间,75家企业实现“小升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6家,上市企业从2015年的1家发展至5家。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14.2亿元,是“十三五”末的1.49倍,姚庄经济开发区在省级经济开发区排名从36名提升至25名。姚庄镇还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启用全省首家一站式“外国人才服务综合体”,建立全省首家乡镇外汇业务“驻点办”,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首贷示范镇”。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人人都心向往之的场景。姚庄镇聚焦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果蔬种植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42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成功打造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创新实施“以棚换棚”计划,建成A区900亩标准化、智慧化农业生产大棚,农户亩均增产20%以上。并成功打造嘉兴首个“盒马村”,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姚庄镇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服务业投资累计达到110.9亿元,增长77.2%。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业,成功打造省3A级景区镇,实现乡村旅游市场化运作,横港村形成“4+2+2”的景区村庄旅游业态,北鹤村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旅游主线,桃源渔歌风景线成为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全域一体城乡统筹 农村社区化迈向新台阶
“我们生活超市为周边居民配送,餐饮的覆盖范围是周边4公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家门口就有影院、超市等。”帝恒广场总经理汪助兵介绍,这个商贸综合体的新建,能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的配套功能,方便周边农村居民。
五年来,姚庄镇累计引导7000余户农村居民“带地进城”,向镇区和规划点集聚,建成“1+2+X”城乡一体新社区。突出功能品质,高质量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除了商圈配套,还有公园、绿道、酒店、医院、影城等,并不断完善镇区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姚庄镇在小城市培育试点省级考核中连续八年“优秀”,并在2018年度获全省第一。
为了让城市更通畅,五年来,姚庄镇不断畅通城乡路网,新改建道路、桥梁、重要节点工程等164个项目,完成了学苑路、学仕路、河滨路环网贯通、园区纬六路、清凉大道延伸等道路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路“白改黑”26公里。在全县乡镇率先启动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设置服务网点29个,投放公共自行车约600辆。
在富美乡村打造方面,姚庄坚持农田集中、农业集成,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2万亩以上,整治率达90%。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5个、市级5个、县级9个。引进杭州商旅集团,成功打造“生态型、江南韵、国际范”的“五彩姚庄”田园综合体,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一周年现场会上获部委领导肯定。同时,“空间集聚”的姚庄模式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
打造美丽水乡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2019年的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国务院10月25日批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全文。生态绿色发展,突出了生态优先原则,姚庄镇坚持生态优先,打造了美丽水乡的靓丽名片。积极推进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专项治理。新建完善主次干道污水管网64.24公里,全镇污水纳管率达93.6%,率先在全县高标准完成包括工业园区在内的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三个集镇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三改”面积491.8万平方米,拆违243.9万平方米,姚庄、丁栅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获省级样板镇称号。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基本完成全镇18个村“四清四化”,实现省级卫生村全覆盖。规划建设了姚庄港美丽河道绿化带、茜泾塘滨河绿化带、洪福公园等一批小城市公园绿地,全镇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地率3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2平方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全面铺开建设贯通姚庄13条河道的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太浦河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并首次达到II类水标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第一批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创新共建共享 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共同走向快乐富裕的生活,是姚庄打造幸福家园的为民初心。姚庄镇通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姚庄养老中心等民生实事项目。成功打造“桃源汇”“阳光坊”等优化保障、精准救助的民生品牌。镇级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2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7%,基本医保参保率99.8%,持续改善了民生福祉。
“我们这边展示了全镇29项非遗项目,推动非遗田歌的活态传承。”姚庄镇宣传文化员俞萍介绍的非遗展示馆是姚庄非遗文化展示的固定阵地之一。姚庄镇以“文明歌姚”“文化佳姚”两大品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智慧书房集镇全覆盖,文化礼堂行政村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文化礼堂建设示范镇。先后承办中美篮球邀请赛、全国女排冠军赛等各类国际国内赛事活动,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打造智慧健康体验馆,构建了跨区域的智慧健康服务网络体系,让姚庄的公共服务更加优质。
除此之外,姚庄镇在促进社会大局稳定方面,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高标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用好“四头”工作法经验,打造“一体两翼三基四联”基层维稳机制,重点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问题,连续获得市级平安镇称号,被授予平安金鼎。
加强基层党建 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需要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认真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姚庄镇全领域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完成村社组织换届,村社班子实现结构功能双优化。实施两新组织“双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实现规上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推进“党建引领”模式,打造了姚庄村“省级红色美丽村庄”、横港村“党建引领生态治理”、北鹤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党建品牌。
为了全方位增强队伍建设,姚庄镇高标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近五年,新成立党组织41个,发展党员176名,党员队伍稳步壮大、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深入开展“勇猛精进、勇当示范”先行区建设开拓年、“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先行启动区建设攻坚年主题活动,推进“锦绣论坛·青年说”大汇演、初心故事汇等特色活动,打造“姚望未来”干部梯队建设品牌。
清廉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命底线。姚庄镇全覆盖推进清廉建设,加强镇村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落实“月度开例会、季度抓培训、年度赛案例”交流提升机制。常态化抓好廉政教育,推动镇村干部干净干事。结合村级小微权力智慧监督“云睛”系统,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实现对项目招标、建设全过程监督。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之前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下一个五年,姚庄镇将扛起新使命,坚定信心、放大格局,展现作为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示范先锋。
■全媒体记者 洪瑾 通讯员 朱梦媛/文 照片由姚庄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