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B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典范国开 共富惠民

一路疾行 经济社会发展凯歌响亮

  五年,对一个人来讲,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对开发区(惠民街道)而言,这五年,却值得大书特书。这是奋斗前行的五年,五年时间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在每一寸光阴里,始终朝着目标一路疾行,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地区生产总值(GDP)从75.31亿元增长到135.74亿元、年均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87亿元增长到12.37亿元、年均增长5.8%;规上工业总产值从328.7亿元增长到477.2亿元、年均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从59.79亿元增长到了91.5亿元、年均增长8.9%;累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1.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4亿美元,再创五年新高……这是开发区(惠民街道)五年工作的一张漂亮成绩单,更是奋斗者一路挥洒汗水团结拼搏的成果。

  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五年时间,开发区(惠民街道)各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新貌。

  抓转型 促升级

  平台产业尽显高能级

  不久前,位于开发区(惠民街道)松海路和黄浦路交界处的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6GWh锂离子电池电芯和模组生产项目主体顺利封顶,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内部施工和装修阶段,正向明年1月份交付使用全面冲刺。

  当年开工,当年结构封顶,下一年年初交付使用,兰钧新能源项目推进速度在开发区(惠民街道)并不是个例。云顶新耀生物医药项目更是在去年跑出了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上市的嘉善“新速度”。一个个新项目为何纷纷演绎“速度与激情”的好戏?这见证的是开发区(惠民街道)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坚定决心。

  一边是国字号开发区,一边是嘉善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开发区(惠民街道)扛起了肩上的担子,也锚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那就是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主线,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以高能级产业全面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格科微电子、云顶新耀、兰钧新能源、爱德曼氢能源装备、赛晶IGBT大功率半导体等一大批产业优质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惠民街道),强有力的发展新动能正在不断积蓄中。

  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每一个优质项目都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开发区(惠民街道)有何底气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与优质项目顺利“牵手”呢?从去年开始,开发区(惠民街道)创新推出了“基金+股权+项目”的招商方式。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姚斌表示,以资本为桥梁深入产业圈子内部,能更快捷地捕捉项目信息、建立项目合作,这样的招商模式突破了以往靠蹲守产能转移招商的局限,把招商的棋子预埋到了更前端。据了解,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已有云顶新耀生物医药、华进半导体、矽睿科技、唐人制造、飞骧科技、普济生物等一批项目先后落户该区(街道)。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凰,而对战略新兴产业优质项目这样的“金凤凰”而言,其栖息的梧桐树需要长得更高,长得更好。高能级的产业需要高能级平台来进行支撑。

  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目前已经形成了“3+1”的产业功能规划(一期综合园、二期欧美智能制造园、三期现代科技农业园、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高端城市生活配套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惠民科技新城高标准弥补了开发区(惠民街道)高端服务功能配套不足的短板。中节能(嘉善)环保产业园成为了一方优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乐园”……近年来,一个个特色产业平台在该区(街道)不断崛起。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能级为标签,开发区(惠民街道)在近五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98%上升到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39.66%提高到75.4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2家,累计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32名。

  抓统筹 补短板

  城乡融合尽显高品质

  今年9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嘉善实验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嘉善实验学校位于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占地50亩,是华师大二附中和嘉善共同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现有1~7年级班级19个,学生708人,在职教师45人。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嘉善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是开发区(惠民街道)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该区(街道)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重要标志性项目。

  说到统筹城乡,就不得不提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目前,该项目泾纳路、枫雅路一期、新枫路一期等地面道路已完工,小南栅、枫南市河的可施工段也已全部完工,高家浜、咸水泾等河道整改,护坡施工,沿岸造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一河清水进城,两岸绿荫相伴的靓丽风景正呼之欲出。同时,新型商业综合体、现代版风情商业水街、文化艺术中心、未来社区等配套也在全速推进中。从一隅破旧的老集镇和村落一跃蜕变为一方现代化气息浓厚的新城,足以窥探开发区(惠民街道)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始终坚持高品质的决心和信心。

  在统筹城乡中追求高品质,要有破旧立新的决心和勇气。最近五年,开发区(惠民街道)全面启动惠民大道改造、东升路“白改黑”、开发区东区绿化提升等总投资25亿元的31个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建设横二路延伸段、永丰路、“四好”农村公路工程等19项道路工程;有序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21650亩;聚力打好征地拆迁大会战,累计完成征迁1693户、面积5921.55亩……

  破旧立新之下,群众百姓的幸福感正在全面提升。来自张汇社区的潘亚军通过公寓房安置,如今住进了惠园小区二期,周边配套齐全,环境舒适。他告诉记者,生活质量比以前不知道提高了多少,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没想过。最近五年,该区(街道)先后建成了惠园小区一期、二期,枫南新社区等一批公寓房安置集聚小区,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征迁和农房集聚,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护生态 抓治理

  增进民生福祉尽显高标准

  从创建绿色园区到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从加快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到推进工业企业废气清洁化改造,从完成新居民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到高标准通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这一切凸显的是开发区(惠民街道)以高标准厚植生态基底,以高效治理有效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路径。

  一提到化工企业,很多市民往往闻之色变,而县开发区化工集聚区已经有了监管“法宝”。记者在县开发区化工集聚区智慧平台指挥中心看到,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园区地图、企业基础档案、安全监管一体化、危险源监控一体化、物流管控一体化、应急保障一体化、医疗救助一体化、预警中心等子系统建设,可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安全生产监控。“目前已经接入了多家企业,监管人员会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发现企业出现相关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责任人。”平台技术人员介绍。

  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社会治理,都需要创新方法机制,最终的目标都是不断增进群众百姓的民生福祉。“确实方便,现在不用跑到惠民街道派出所,在这里就能把事情办完。”只用了10多分钟,在县开发区工作的新居民谢发光就把孩子秋季入学积分申请流程办理完毕,她直言,现在住在县开发区工业社区很方便。

  今年4月,县开发区工业社区正式投入使用。记者走进该社区看到,社区门口有保安值守,并设有机动车号码识别系统,社区内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停放有序,道路干净整洁,不时有物业工作人员巡逻管理,整个工业社区俨然一个居民小区。

  据了解,该工业社区以党建为引领,设立e嘉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建立了社区主导、部门下沉、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运行机制,采取“7+X”的工作模式(民警、交警、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7类部门人员常态化入驻,司法行政、应急管理、人力社保等部门人员实行联络员制度,以轮驻、随驻方式按需入驻),并招纳优质第三方服务团队和企业共同协作构建管理平台。“工业社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构建有效的管理平台,使社会治理实现前沿防控,不断提升源头治理能力。”开发区(惠民街道)党委副书记赵志春表示,通过各部门的下沉,公共资源也实现了普惠性覆盖,让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有效提升。

  在全县率先启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枫南村创建省级卫生村;率先完成便民服务数字化改革,群众满意率达100%;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创新村社网格微家园和“民生议事堂”,深入推进“红色物业”;高质量建成“颐养汇”、“和风汇”、“银杏汇”等9个具有惠民特色、农村样板的居养中心和照料中心……敢想敢试,创新为先,五年探索,绘就了开发区(惠民街道)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夯实了“十四五”发展的群众基础,为我县“双示范”建设和争当共同富裕先行典范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后五年,开发区(惠民街道)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双示范”建设要求,坚持突出集聚产业高端高效、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公共服务便民利民、生态环境绿色和谐,全速推进平台、城镇同步有机更新,园区、企业双向“腾笼换鸟”,产业、功能加快迭代升级,全面形成“二区二城一园一绿廊”的空间发展布局,塑造产城融合新样本,展现田园生态新风貌。打造“共富惠民”品牌,实现“优育惠民”“宜居惠民”“健康惠民”“为老惠民”“文化惠民”“生态惠民”“服务惠民”“平安惠民”“党建惠民”,致力打造国家级开发区先行典范,加快实现惠民街道共同富裕。

  ■全媒体记者 杭燕飞/文

  照片由开发区(惠民街道)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典范国开 共富惠民~~~
   第B1版:要闻
   第B2版:民情
   第B3版:专刊
   第B4版:专刊
   第B5版:专刊
   第B6版:专刊
   第B7版:专刊
   第B8版:专刊
   第B9版:专刊
   第B10版:专刊
   第B11版:专刊
   第B12版:专刊
一路疾行 经济社会发展凯歌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