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B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善风味

  ■朱  坚

  春日的风吹来已有点暖洋洋。仟佳旺对面,氽油登子的油麦气随风飘到街路边上,让过往人觉得这股味道有点香,又有点诱人,有当个吃货之嫌。

  前几年来嘉善,徘徊在西门福星桥不到点的一家夫妻店门口,店主正做着热气腾腾的嘉善鸡蛋糕。不错,你猜得不错,鸡蛋糕前加“嘉善”两字就与洋蛋糕不同了。做嘉善鸡蛋糕,用面粉调制成很厚的浆糊状,再放入一个铸铁的鸡蛋糕模具,加热后夹以豆沙,当鸡蛋糕脱胎于炉火烘烤中的模具后,马上扑入烧烫的铁板,“唰”的一声任由白糖煎熬,腾起一片甜雾气,糕的表面粘满一层棕红的糖衣,这时候嘉善鸡蛋糕才算做好。沸热百烫的,尝一口,味道交关好。曾经,吃西门的嘉善鸡蛋糕,温人民桥上看做蛋糕的旧情,听店主讲学这门生意的故事,就是我的乐事。

  在西门嘉善鸡蛋糕消逝以后,我还在东门原酱鸭店对门的一户人家订购过嘉善粽子。嘉善粽子名气虽然没有五芳斋大,但是可以相信它是真实的历史传承。我订的这户人家的粽子,虽然没有规模经营的体量,不愿为知名品牌代工,但是做出的东西绝不低于它们的水平。这个老街的家庭作坊,没有店号,不开门面,裹的粽子,肉和糯米都用好的,配料和老底子一样,火功也到位,有妈妈亲手裹的味道。因为好吃实惠,老街上的乡邻,也会进他家门订货,买些嘉善老街粽子送给亲眷朋友。

  时光荏苒,曾经的家乡味道渐渐淡出。记得,眼前这条罗星路,是嘉善城市南扩筑的新路,看这路边的小摊也有山凤轩油登子、萝卜丝饼、油氽臭豆腐干卖,我自然是要尝尝味道的。码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经吃过萝卜丝饼、油氽臭豆腐干,虽然未曾回味那油登子是否依然是山凤轩的味道,但是臭豆腐干的肥臭,附上那一抹摊主自调的甜蜜酱,撩拨起了家乡的味道。

  我又由舌尖的味觉牵引,问起这对摆摊头的夫妻,可曾记得,嘉善的风味小吃还有靴糕,还有俗称马桶糕的梅花糕,还有后起的鹅头颈?“晓得,晓得。”女摊主对我说,这只油登子就是山凤轩的味道。“不是仿冒哦,我原来就在那里做的。”我瞥见了小摊上那张旧兮兮的省妇联发的荣誉证书。看着这对年纪比我稍轻的夫妻,重拾旧艺,做着老底子的行当,自然比我更懂得这些油登、臭豆腐干、萝卜丝饼的价格和价值。

  大概20多年了吧,山凤轩老东家虽然不见了,可这只油登子被昔日的店员小姑娘传承下来了。一个小摊头,仅是一两件老底子小吃,竟然还有围在它身边的时候。吃了两只萝卜丝饼和一份臭豆腐干的这个下午,我在这家摊位旁边守到华灯初上,看夫妻两人忙完手头活儿,推着三轮车回家。我原谅自己的“痴呆”,也貌似读懂了摊主夫妻的执着。

  我想,一个地方的风味,与它的小吃有丝丝的联系,看着这不起眼的夫妻摊位,有这么多吃客围着他们,不说是赚钱,就是有这个人情人气,也算是这对夫妻的荣幸吧。

  能够这样地工作着,总归是一种美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B1版:要闻
   第B2版:民情
   第B3版:纵横嘉善
   第B4版:文苑
善园的春天
吃鳝三味
嘉善风味
春分,霓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