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善县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首期孵化班开班

政校企携手精准育人 锻造“出海”软实力

  ■全媒体记者 周  契

  通  讯  员 郁  蓉

  本报讯 9月1日,嘉善县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首期孵化班在嘉善技师学院开班,标志着我县在跨境电商人才培育领域的政校企合作正式落地。

  开学第一课,海关总署跨境电商试点城市验收特聘专家杨健从宏观视角出发,全面讲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针对不同国家的跨境消费偏好,分析跨境电商企业成功案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嘉善技师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王欣悦听得仔细,笔记满满当当。走出多媒体教室,她对全新启航的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孵化班十分期待。

  记者了解到,这个由嘉善技师学院与嘉善县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定制班”,首期主要面向嘉善技师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五年制高级工班)三年级学生,共开设2个班,招收64名学生,他们将在孵化班学习三年,直至毕业。

  课程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在基础教学环节,由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委派专职老师前往学校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跨境电商运营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结合模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跨境电商基本概念和主流平台基本操作;在实训环节,学生将进入学校实训基地——跨境电商“企业微工坊”,由企业导师带领,分组开展实战教学;在创业辅导环节,由企业导师“一对一”带教,针对性开展创业辅导。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与产业共振。”嘉善技师学院副校长戴跃江介绍,进入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孵化班的学生,学的不只是课本上的案例,他们将直接参与企业的跨境店铺运营,从选品、运营、推广到海外仓调度,一步步触摸真实的跨境贸易流程。

  为强化实战教学环节,学校还从万盛电器、亿米光电、悦趣科技等8家嘉善跨境电商企业中,选聘8名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孵化班的企业导师。今后,他们将带领学生团队,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环节,包括解读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等平台规则,讲授海外市场选品、店铺运营、客户沟通技巧等实战案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作为“出海”企业代表,浙江亿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跨境电商已有7年,也曾面临人才短缺问题。“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速度堪比翻书,去年还吃香的技能今年可能就过时了。”公司总经理杨磊认为,这样的孵化班很接地气。

  在杨磊的规划中,由她带培的学生,不仅要熟练运用数据工具预判市场趋势,更要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比如,遇到海外客户投诉时,该如何快速响应;遇到物流受阻时,怎样灵活调整。市场需要的不是只会按流程操作的‘执行者’,而是能根据市场变化主动出击的‘操盘手’。”

  “参与真实订单处理,让课堂与市场零距离对接,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首期孵化班学生崔雨慧期待,两年后,自己能通过跨境平台,把产品顺利卖向全球,且能熟练处理国际物流和支付,实现“毕业即上岗”,让就业创业无忧。

  去年12月,县商务局、县教育局、县人力社保局三部门联合出台《嘉善县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致力于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研发、创新创业支持等多元化举措,培育一批在国际贸易、电商运营、跨境支付等领域具备扎实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其间,三部门联合走访了全县3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梳理出16项核心岗位技能需求,搭建“企业需求库”,提升校企合作精准度。

  接下来,相关部门计划将孵化班模式向县域职业院校推广,同时推动“企业微工坊”扩容,引入更多县域特色产业带资源,让学生能接触到家具、电子消费品、汽配等嘉善优势产品的跨境运营。此外,还将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创业扶持贷”,为优秀毕业生的跨境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真正形成“培育——就业——创业”的全链条人才服务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嘉善县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首期孵化班开班~~~
~~~
~~~
民企“军团” 厚积薄发~~~
~~~全县各中小学开启“开学第一课”
~~~共发放助学金32.4万元
一网融资 一站退换 一体监管~~~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理论·公益
报头
政校企携手精准育人 锻造“出海”软实力
吕忠飞调研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稳定工作
政企同心 “篮”情永续
嘉善企业上榜“全国500强”
红色基因传薪火 点燃爱国强军梦
县慈善总会举行2025助学金发放仪式
破除“小循环” 拥抱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