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子涵/文
通 讯 员 范狄龙/摄
本报讯 秋冬季节降雨较少,河流水位较低,是水利建设的“黄金期”,我县抢抓时机,按下水利工程建设“快进键”。
在嘉兴中心河拓浚及河湖连通工程(一期)9号闸站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9号闸站是工程最大的一个闸站,已进入水泵调试阶段,预计月底就可以交付使用。”项目经理范狄龙介绍,截至目前,已完成所有闸站主体工程,预计本月底全部完工。
嘉兴中心河拓浚及河湖连通工程是“千项万亿”工程项目之一,也被列入省级民生实事水利项目。该工程起于嘉善塘与南塘港交汇处,止于丁诸线航道,总长约18.8公里,于2022年9月底开工,计划工期48个月。一期项目主要位于罗星街道和大云镇,围绕“1河1湖9口门”,实施清淤伍子塘,整治调蓄湖,新建隔堤、护岸,新(拆)建口门闸(站)、节制闸等工程。
我县地势低洼,河湖水网北密南疏,缺乏东西向骨干排涝通道,区域洪涝灾害频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该项目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是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也是浙江省政府主导的四个重大水利项目之一。
一期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县城南片防洪排涝能力,结合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域和区域排水体系,形成一条杭嘉湖东部平原东西向骨干排涝通道,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不受涝,不仅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也将促进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