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引凤 李兆友
通 讯 员 董 威 鲍燕娜
本报讯 “这座桥通车后,我们出行方便很多,开车不用再绕路了。”昨天,家住干窑镇黎明村的何先生指着家门口的药师庵桥告诉记者。
药师庵桥始建于1971年,是黎明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由于“超龄服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县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对其实施了原址拆除重建。重建后的药师庵桥铺上了低噪耐久的沥青路面,两头增设防撞护栏,桥梁转“危”为安,村里老百姓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便利。
与药师庵桥同时通车的还有天凝镇洪福村与洪南村交界处的俞家木桥,桥梁周边企业较多,也是附近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之一。经过120余天的改造,目前俞家木桥已焕然一新,桥面平整、混凝土防撞护栏坚固耐用,还增设了型钢伸缩缝,路面“弹跳”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今年我县将城乡道路交通畅通项目列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县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十四五”期间集中开展公路危旧桥梁改造行动的号召,实施县道公路桥梁改造工程,集中对我县境内10条县道上的21座危旧桥梁进行改造,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守牢老百姓家门口的出行安全。
县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做好危桥改造工作,前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一座危桥都进行了现场勘查,并量身定做改造方案。根据桥梁定检报告,确定对技术状况为三类、部分构件为四类的21座桥梁进行改造。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桥梁改造施工对周围群众出行带来的不便,县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分批次改造,今年10月底已完成7座桥梁改造工作,计划到年底再完成3座,争取明年8月份全部完成,实现危桥“清零”。
一座座危桥变身“安心桥”,为群众出行安全“加码”,“民生交通”不断提档升级。近年来,我县全面排摸群众出行“急难愁盼”问题,将桥梁改造纳入民生领域,让群众不仅“走得了”,而且“走得好、走得安全”。随着城乡道路交通畅通项目的不断推进,农村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