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洪 瑾
本报讯 “大伯是我的家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每天上午,顾连英送完孙子、孙女上学,就要回到开发区(惠民街道)枫南村照顾大伯许关林,帮他烧菜做饭。许关林是顾连英公公的哥哥,今年91岁,是个聋哑人,无妻无子。
“我去帮他烧菜做饭,隔三岔五把被子洗晒一下,给他剪剪头发。他自己也会打扫,家里收拾的很干净。”顾连英说,大伯虽然身体硬朗,但毕竟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什么活都自己干。从顾连英嫁进来开始,大伯就是家庭成员之一,一大家子8、9口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有8亩田,大伯当时50多岁,会主动帮我们挑担,分担农活。现在大伯年纪大了,理所应当我们来照顾他。”说到大伯,顾连英想到的满是老人的好。
这几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顾连英的公公去世了,顾连英的儿子生了三个孩子,顾连英和老公因为要照顾小孩,住到了城区儿子家里。虽然家里变化挺多,但唯一不变的是坚持回枫南老家照顾大伯。顾连英的小姑子退休后也加入了照顾大伯的行列,和嫂子一起轮番照顾。
“一家人就要互相照顾,从上一辈那里我们看到了兄弟和睦,到了我们这一辈,也要传承下去。我儿媳妇对我也很好,周末会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去大伯家团聚,让他也享受天伦之乐。孙子、孙女围着转,老人很开心。”顾连英说。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这种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的。顾连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这种美德在家庭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