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B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座俊美的古石桥——卧龙桥

  ■王世霖/文 照片由西塘镇提供

  卧龙桥位于西塘镇朝南埭社区北栅街144号东。这里三河交汇,是胥塘河的北口,十里港的西口,北面又与三里塘的南口相连接。

  明末时期,这里还是小木桥,每逢台风季节,风大水急,水面高涨成险,行人便不敢行走。直到清康熙时期,有个家住西岸的朱姓篾匠,擅长竹子编结。有一次,他看见一位孕妇在此处落水而亡,心痛不已,于是下定决心,弃本业,投东边永寿庵为僧,改名广缘,铁链穿肩,决心化缘造桥,造福百姓。终于,他奔走化缘历时十年,积得白银三千两,立马去找石商订购石料,不久运石料的船只便把石头运来西塘。但此时,广缘和尚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未能见小石桥建成。西塘百姓得知此事后,感动不已,便众人筹资,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终使小石桥建成。

  到了咸丰二年(1852),历经百年风吹雨淋和船只撞击的“广缘小石桥”已破旧不堪、摇摇欲坠,西塘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决心拆除小石桥,重建新桥,以完成广缘的遗愿。

  此时,正巧碰上郁鼎钟卸任县令回乡,众望所归,西塘百姓公推郁鼎钟为筹办会董事,并由他牵头组建22人的建桥队伍,分为设计、筹款、账房、理币、采购、监工等事务人员。历时数月,一座光彩夺目、容光焕发、高大宏伟的大石桥终于矗立在西塘百姓的眼前。

  该桥占地153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北栅市河口。桥长30米,桥面宽4.4米。拱圈纵联并节分列砌置,拱跨8.2米,矢高5米。桥面两侧有实体栏板及4对望柱,桥顶千斤石图案设祥云纹、如意纹、岁岁平安、平生三级等。东西落坡略呈喇叭状,东设33级台阶,西设31级台阶,桥西落坡处设一平台,向南设8级台阶。桥阶上有刻痕,从上向下看,像两条龙卧在东、西台阶上,头向着千斤石。有桥铭“重建卧龙桥”。

  桥身两侧的石栏杆,高50厘米,间隔1米,全桥共32块。石栏杆顶部把手呈圆弧形,手感光滑,17世纪没有打磨机械、砂轮的情况下,抛光得如此光滑,犹如人的手臂皮肤一般,可见其工艺精湛。桥体块石重叠连接之处,毫无缝隙,可想当时对桥体建造的精细度要求之高。

  在石桥顶上,还有用4条长石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刻有花形的图案,这是它的桥顶。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西塘,那时,还在这座高桥顶端方块处建造了约二层楼高的砖墙瞭望台,用以监视四周战况,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瞭望台才被拆除。这座桥的桥顶能够承受两三吨的负重压力,可见桥的牢固度。

  卧龙桥两侧设有桥墩,西桥墩其中一侧向南加宽约50~70厘米,这是供工作人员行走的边道,也是专门为开关北栅木栏设的。从前,为了保障西塘镇区晚间平安,到了晚上,桥洞门口拦有数根木头,不让船只任意往来,白天开放通行。它的另一端,就在对面东墩的东南角上,直角处有三个环形圆洞,各有七八厘米,用以通过绳索或铁链,要知道,在这个角落上打通坚固的圆孔是非常艰难的,更何况至今保护得光滑圆通,就更加不容易了。

  在桥墩东北角,很久以前,还建有一座约4平方米的小庙,供着一尊小菩萨。全国解放后,把它拆除了,修了平整的石级,使桥坡扩宽,上下桥方便了不少。眼观整座桥,华丽雄伟,上世纪80年代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得1991年7月,西塘发生大水灾。当时有一条大木船,怕雨淋湿,便停泊到了卧龙桥洞避雨,突然发现桥顶向水一面的石头上刻有两块石碑,有位好心人爬上大船去把两块石碑上的碑文全部抄了下来。后来,我也去摘抄了,一直夹在笔记本里,现把它抄录下来,供大家欣赏。

  北块碑文刻重建时间:“啟(启)建卧龙桥于康熙乙未三月十三日甲子时配合龙门重建卧龙桥于咸豐(丰)壬子三月二十日戊寅时配合龙门”。乙未即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壬子即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

  南块刻重建卧龙桥理事名录:“张纹、陆玉山、李耀、姚丕烈、郁鼎钟、汪宋章、韩凝龙、赵鹏、计淳、倪锟、王贡辰理幣(币),黄万清、陆潮、朱慕、王炯、冯世坤、王元荣、杨焕、李茂树、王復珍、余廷铣、本蓬募捐僧。”

  近年来,卧龙桥的桥壁石块倾斜,桥面条石向下滑移,露出缝隙,光滑的石栏杆也在向下滑,还少了几根矮柱和几块石板,植物从石缝中快速伸头,露出脸来,每年不止一次剪除,还照样生长。其中,树木的肆意生长对石桥的危害最大,西桥堍北片不为人注意之处,已经长出有小孩手臂一样粗细的树干,遮盖面积为两三平方米的树冠。2022年,西塘镇对卧龙桥进行了一场大重修。现在,桥级已拉整,石栏杆缝隙也已紧贴相连,石柱、石块等都已全部补齐。

  从广缘和尚筹资建的第一桥至今,卧龙桥已为民服务了300多年。重修后,希望它可以继续为民服务下一个百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B1版:要闻
   第B2版:综合
   第B3版:纵横嘉善
   第B4版:人文
黄菊故居
一座俊美的古石桥——卧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