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县政协成立了2023年第一批委员工作室,连日来,各委员工作室围绕中心工作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夯实阵地建设,打造好“建言资政”的平台,助力委员履职“提质扩面”。
“点一点眼睛,这条鱼就画好了。”在丁栅中心学校,地方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的成员袁雁正在向学生们传授非遗技艺。据了解,地方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每周都会到丁栅中心学校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教授木雕拓画等地方非遗技艺,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推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县政协委员、地方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成员袁雁表示。
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推手。县政协委员、地方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召集人蒋国强告诉记者,地方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将充分发挥委员特长和优势,通过走访调研、社会服务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实现政协委员与群众的“零距离”与“面对面”。“工作室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我们希望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打造先行启动区内地方文化传承的共融发展。”蒋国强说道。
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在位于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们正在与相关部门开展关于如何加强医药卫生服务的面对面协商活动。
围绕加强护工队伍的保障和建设,与会人员展开了激烈讨论。县政协委员、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成员孙晓斐建议,要加强护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安全。
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由嘉善县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全体委员组建,现有委员17名。县政协委员、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张晔表示,该工作室将发挥医药卫生界别委员专业特色,通过委员专家门诊、健康学堂、技术学堂等多种形式服务群众,并在此基础上履行政协委员扎根基层、联系群众、参政议政的职能,打造集门诊服务、健康宣讲、技术培训、交流学习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医卫特色的政协服务平台。“我们将依托医药卫生界别的专家优势,专业领域的优势,更加深入联系群众,同时也更好服务于老百姓。”张晔说道。
委员工作室建设是省政协继委员会客厅后推出的又一张委员履职的金名片,是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创新举措。自我县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车联民情委员工作室和地方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成立至今,通过优秀界别、优秀委员的引领,三个委员工作室成为加强学习宣传大政方针的新平台、联系界别服务基层群众的新窗口、交流互动提升履职能力的新途径,为我县政协委员履职阵地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全媒体记者 许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