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了口袋、暖了人心、活了社区

“共富工坊”解码社区治理新范式

  ■全媒体记者 郁丽芳

  通讯员 夏冰蕾 肖雯君

  本报讯 近年来,惠民街道惠丰社区面对妇女“家庭牵绊多、就业渠道窄、碎片时间富余”的共性诉求,以“共富工坊”为创新载体,构建起“技艺传承+女性赋能+社区共治”三位一体治理新生态,书写社区治理的温暖答卷。

  5月8日,随着编织老师田仁凤手中的钩针划出优美弧线,“惠心手作”编织班第三期在期待中启幕。作为首期优秀学员转型导师的代表,田仁凤的蜕变颇具象征意义——从昔日受助者到今日助人者,她不仅通过钩针技艺实现月增收近3000元,更在针线交错间织就共富传承链。

  这种“学员变教员”的良性循环,正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共富生态。新学员们跟随田仁凤学习绕线、锁针等技法,将毛线编织成精巧的发卡、项链等手工艺品。社区还同步搭建作品展销平台,使居家妇女在“指尖经济”中实现灵活就业。目前,社区已孵化像田仁凤这样的导师3人,形成6个妇女微创团队,带动80余名妇女实现居家创收。

  技艺传习坊负责技能培训,社区治理坊引导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在“共富工坊”运作中,惠丰社区还创新建立了“二坊联动”机制。今年,惠丰社区还将打造“惠心手作”电商创业坊,推出“三坊联动”机制,计划通过与惠民成校合作,组织学员系统学习电商运营、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课程,培育本土“巾帼主播”团队。

  同时,惠丰社区还计划在活动室打造专业直播间,配备直播设备,由田仁凤等优秀学员带头,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展示钩针等手工艺品,建立“线上展示+线下体验”的销售模式,让“惠心手作”走出社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该项目预计将带动20名妇女实现“居家接单+直播创业”新型就业,进一步拓宽共富路径。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治理。惠丰社区还通过“老技艺+新场景”的活化实践,让传统手作焕发现代生命力。宋锦发饰班将非遗元素融入时尚设计,鲜食制作班指导居民制作各类面点,古法茶艺班引导学员“以茶为媒”化解邻里矛盾,累计调解纠纷34起。

  更具创意的是水拓丝巾创作班。居民们在丝巾上勾勒社区蓝图,收集居民对小区改造的金点子,这种“创作即议事”的模式,让社区治理在艺术创作中悄然推进,真正实现了“富了口袋、暖了人心、活了社区”的治理蝶变。这把“金钥匙”开启的,不仅是居家女性的精彩人生,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图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健康嘉善
   第04版:柳洲采风
县开发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向新而扩
“共富工坊”解码社区治理新范式
智趣同行 活力知联
姚庄有个现实版童话乐园
嘉善这家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替代进口
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