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洪瑾
“duang~duang~duang~”近日,随着一阵锣鼓声,“杜鹃奶奶”解静萍和“糖画姐姐”张景云共同敲响了“嘉有好市·善气迎人来”的开市锣,这也预示着“嘉有好市·善气迎人来”嘉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市集暨“共富魏来”后备箱夜市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亮点纷呈
群众共话“市集故事”
活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开场歌曲《礼堂有约》烘托气氛后,市民发言人“杜鹃奶奶”解静萍和大家分享了以花交友,以花会友,将“善文化”推广给每一位爱花人的故事。“糖画姐姐”张景云讲述了她和非遗糖画的渊源。两则生动的“我与市集的故事”,展现了文明实践带来的生活变化。“杜鹃奶奶”和“糖画姐姐”一起敲锣开市,夜市活力启幕。
此次市集善气满满、人气满满,创新以“群众来开市”“群众选主题”拉开序幕,让传统的文明实践号1.0版迭代升级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市集2.0版。接下来,“嘉有好市”还将结合“我们的节日”“村K”“村BA”“村跑”等特色活动,拓展“西塘晓市”“江南好市”等联名品牌,贯穿全年开展四季巡游。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文明巡游好市锣”交接仪式,魏塘站主理人将锣鼓传递给下一轮主题市集代表姚庄站,寓意文明实践薪火相传。
文艺与烟火气交融
点亮“大美魏塘夜”
活动以“嘉有好市·善气迎人来”为主题,延续“共富魏来”市集品牌,市集围绕“理论味儿”“文艺腔儿”“时尚范儿”“传统韵儿”“便民地儿”主题,设置20余个后备箱车位。通过后备箱市集这一年轻化形式,集结手工艺品、非遗美食、文创产品、二手闲置等多元化摊位,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美丽多彩的杜鹃花、好看又好吃的糖画、不会凋谢的绒花、新鲜采摘的果蔬、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自制独家美食,引得市民纷纷驻足。现场还设置开放式舞台,邀请本地乐队、歌手等进行现场表演,并鼓励游客即兴展示才艺,营造轻松愉快的夜间休闲氛围。
魏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与家医相约和健康相伴”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礼包,针对不同年龄层带来十五项个性化套餐,为市民健康加分。
孙女士的摊位上出售的是自己制作的鸭翅、鸭头、鸭架,口味有麻辣和甜辣两种。孙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开始她从实体店转行做夜市摊位,从下午6点摆摊到晚上10点,生意不错,不少顾客成了她的常客,白天的时候就给这些老客户做配送,晚上摆摊。
张先生说,他很喜欢在摊位上找好吃的,吃的就是这股烟火气,比手机叫外卖有味儿多了,现场闻到香味的那种垂涎欲滴,是看图片感受不到的。
互动投票+公益服务
传递城市温度
为增强市民参与感,入口处特别设置“嘉有好市你来选”主题征集板,市民在现场通过12选8,票选出了理论宣讲、乡风文明、文艺赋美、文旅融合、共富助农、中医文化、便民服务、特色村礼这八大最期待的文明实践市集主题。下一轮“嘉有好市”开幕主题将围绕本次票选得出的八大主题开展后续配套,同时融合镇街自身特色主题,增加市集服务显示度。此外,活动还融入文明实践服务元素,提供量血压、理发、小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让市集不仅有趣味,更有温度。
文明,在嘉善的夜色中流动,化作市集上的一缕烟火、一声笑语、一份温情。从孙女士彩绘摊前的童真欢笑,到“糖画姐姐”指尖的非遗传承;从“杜鹃奶奶”以花会友的邻里温情,到市民票选出的文明实践新期待——这场“嘉有好市”,不仅是一场热闹的夜市,更是一座城市文明温度的生动表达。
在这里,文明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善气迎人的温暖力量,是可触可感的市井烟火。当“行走的好市锣”在全县巡游传递,当便民服务融入街头巷尾,嘉善的文明集市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善文化流淌进每个人的生活,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