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倪峥嵘
通讯员 唐婷婷
在姚庄镇学苑社区,有一位名叫顾福田的78岁老人,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不论是在教育战线上的辛勤耕耘,还是在社区服务中的无私奉献,顾福田都以他那敬业的精神和丰富的知识,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与爱戴。
教书育人 桃李满天下
顾福田的一生都在教书育人中度过。196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干窑公社五一农业中学任教,那里,他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研究水稻种植技术。两年后,他又转至姚庄公社南北小学继续他的教书生涯,直到1978年调任至姚庄公社中心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姚庄中心学校。四十年如一日,他默默无闻地在教育领域耕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退休并不意味着顾福田的教育事业就此画上句号。相反,他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自己的教育情怀。受学苑社区的邀请,顾福田开设了“福田课堂”,面向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每月定期开讲,内容涵盖地理旅游、戏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旨在留住乡音,守望乡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家乡的文化。
志愿传承 文化之光不灭
在顾福田的课堂上,没有枯燥乏味的讲述,只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比如在《传说里的姚庄桥》这堂课中,顾福田通过分享姚庄的地理变迁历史和传说故事,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老一辈”的姚庄故事,挖掘出更加贴近我们的乡土文化。这样的课堂不仅让老年人找回了久违的家乡记忆,也让年青一代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
顾福田讲课时,教室里的每个人都聚精会神。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似乎有着魔力,能将听众带入那个古老的姚庄,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他讲到激动之处,手势生动,眼神闪烁着光芒;他讲到感人之处,声音温柔,眼中泛着泪光。他的课堂就像一个时光机器,带着大家穿梭在时间的隧道里,去感悟那些逝去的美好。
活跃参与 丰富生活每一刻
在社区里,顾福田的身影总是那么活跃。他编写过镇志,参与过社区文体活动,合唱、编小报,几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他的。同时,他也是一位热爱旅行的人。这些年,他与爱人一起走遍了全国各省市直辖市,足迹甚至遍布港澳台,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教学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除了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顾福田还是一位文学创作的高手。他的作品多次在省级和市级媒体上获得刊登,其中不乏《可爱的家乡》《正月蹿马灯》《茜泾塘的传说》《洪福庵与和尚塘》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2017年,他创作的微视频作品《上泗竹马》荣获“安吉杯”最美中国年、浙江年俗2017年春节非遗微视频作品大赛的入围奖,这不仅是对他创作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多年来坚持文化传承工作的最好肯定。
如今,顾福田的课堂不仅仅吸引了老年人,年轻人和孩子也逐渐成为了他的学生。每当“福田课堂”开课,姚庄镇学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电教室里便会座无虚席,居民们齐聚一堂,等待着顾福田的“福田课堂”。在这里,无论是对家乡历史的回顾,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顾福田都用他那满腔的热情和无尽的智慧,点亮了一盏盏心灵的明灯,为这座小镇编织了一段段永不褪色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