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小”切入 建立“微闭环” 优化“微服务”

念好网格里的“三治经”

  ■全媒体记者 奚嘉瑶 蔡培源

  开栏语:5月13日,平安嘉善建设20周年大会召开,要求全面深化县域善治提升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三治融合”“警网融合”“指挥融合”升级版。本报今起推出《嘉治善安筑基石》系列报道,展现我县更多务实管用的平安建设新举措。

  “昨天你们因为租房问题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今天‘善阿姨’来帮你们沟通一下。”在魏塘街道魏中村南桥新村的微调解站里,“善阿姨”吴慧芳将两名发生租房纠纷的邻居请到现场,通过事件分析、释法说理,在与村民拉家常中,打开了双方的心结,从源头解决矛盾,将纠纷化解在网格里。

  “‘善阿姨’很有耐心,跟我们讲的话蛮有道理的,我也认识到错误了,邻里关系确实要搞好,很感谢‘善阿姨’。”当事人之一的村民刘先生说。

  吴慧芳表示,闹矛盾的是一对邻居,为“抢”租客发生口角。“通过我们的劝导沟通,他们已经相互理解,握手言和。我们的工作就是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要把小事闹成大事。”

  吴慧芳担任魏中村第十八网格的网格员已经两年了,除了做好日常网格工作外,当村民发生纠纷时,她是大伙的“善阿姨”,当未成年人有需要时,她也是孩子们的“阳光妈妈”,三重身份之下,她用自己的“三治经”维护着网格内的和谐稳定。

  “我作为网格员,经常在各小区间走动,渐渐与村民们熟悉起来,村民有事也会来找我,通过电话、微信,或直接到‘善阿姨调解室’,只要我能解决的,一定帮大家解决。”吴慧芳说。

  南桥新村共有居民501户,其中出租户450户,常住人口约1300人,流动人口约5600人,外来人口高度倒挂,新居民集聚现象突出,属于各类隐患矛盾、治安警情高发频发地块。

  为破解治理难题,魏塘街道在南桥新村试点建立“平安小院”,以“小”字为切入点,在基层最细微单元,吸纳“三小队伍”(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妇女组长)、村民代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聚焦群众琐事,打造一个集矛盾调解、风险化解、反诈宣传、指挥调度、政策解读等功能的“一站式”综合调处平台,建立问题处置“微闭环”,优化组团连心“微服务”。并定期召开网格恳谈会,村两委班子、网格员、辅警、新居民、房东等围坐畅谈,实现村民共建共享同参与,织强多元共治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跃升。

  如今,“平安小院”里总会传出欢声笑语。“平安小院”职能已扩充到民生议事厅、权益保障地、爱心新驿站等,群众遇到问题,总是第一个想到往“平安小院”跑。同时,依托“平安小院”,开展“平安夜市”“反诈擂台”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

  “网格员和辅警一起宣传消防等安全知识,村民的防范意识高了,平安建设肯定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感觉很安全。”村民戴女士表示。

  据统计,“平安小院”试点推行以来,村民主动报事率提升80%,纠纷警情、电诈警情、交通事故、消防事故分别下降52%、19%、20%、88%。

  “三治融合管理在南桥新村片区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下一步,我们想梳理整合街道与各村社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街道推广,多点铺开。”魏塘街道社会治理办主任陈建国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小杜鹃
   第04版:金融
报头
为跨区域联合监管探索更多经验模式
十七届县政府召开第42次常务会议
年轻朋友来相会
我县专题部署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祥符荡创新中心筑牢廉政之堤
念好网格里的“三治经”
“基层单元·益之家”“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暨干部“进站说法”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