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厚植文化根脉 坚定文化自信

  ■全媒体记者 汪  纯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20年来,嘉善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创新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谱写了“善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炎炎夏日,县博物馆成为市民暑期打卡的热门地点,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与文物对话,感受“善文化”。“县博物馆我平时也常来,这里展品丰富、史料详尽,充分展现了嘉善的水乡特点和多彩的民俗文化。”市民陆浦深说。

  嘉善地处江南水乡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县博物馆一直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下生活,成为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传承注入活力。通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内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我们在原有历史陈列、非遗陈列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临时展览,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比如宋韵探博主题研学活动、小小科考家地质盲盒挖掘活动等。今年暑假期间,我们还推出了夏夜主题活动。”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暑假期间,热闹的不仅是县博物馆,在魏塘街道魏中村文化礼堂内里,每天也有不少附近村民前来打卡“充电”。

  宋登玲是一名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生,每天上午,她都会约着小伙伴来文化礼堂的图书馆写作业,交流读书心得。“这里比较安静,学习氛围好,小朋友也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宋登玲说。

  自2013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6年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中。近年来,嘉善在各镇(街道)全面布局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公园等文化平台,依托不断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文化家园,“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日渐完善。

  已年过花甲的村民袁美珍也是文化礼堂的常客,闲暇的时候,她会来这里挑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和其他村民一起开展文艺活动。“又可以纳凉,又可以看书增长知识,真的挺好的。”袁美珍告诉记者,像她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嘉善始终重视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自主权和主体性,自2008年以来,我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十万农民种文化”活动,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让文化的种子在群众心间生根开花结果。

  15年弦歌不断,15年薪火相传。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嘉善也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同时贴近全县文化发展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实践。

  今年3月30日,明万历《嘉善县志》(点注本)首发;由县档案馆(县史志研究室)牵头的《一张蓝图干到底——嘉善县域发展大事记(2003—2023)》,也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完成三审三校,即将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主要从‘八八战略’入手,围绕‘双示范’建设,收录了嘉善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县档案馆(县史志研究室)党史编研科科长俞娟琴表示,希望随着这些书籍的出版,能够更好地激励全县人民了解嘉善历史,传承“嘉善精神”,投身“双示范”建设。

  新时期,新任务,嘉善文化乘浪而起再出发。目前,一档以宣扬“善文化”为主的节目正在县传媒中心紧张酝酿,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场文化盛宴将在这片热土盛大“开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专刊
报头
厚植文化根脉 坚定文化自信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域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培育工作推进会走进嘉善
五级国企党建共创助力我县“双示范”建设
古技艺 新光彩
“云上监督”为清廉村居插上智慧翅膀
我县推进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让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