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陈出新天地宽 城乡共建凝人心

勇毅前行向未来 高质量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天凝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7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5.14亿元,规上工业产值116.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99.5万美元,荣获嘉善县2022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二等奖。成绩来之不易,奋斗蕴含艰辛。

  推陈出新 打造产业振兴 新引擎

  数读天凝

  实现GDP62.75亿元

  规上工业产值116.32亿元

  19个重大项目实现集中开竣工

  2022年,天凝镇聚焦“产业美”,通过创新发展理念,打破发展瓶颈,延伸发展优势,助推传统产业破旧立新。

  围绕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和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增速达10%,列全县第一。建成高标准农田5500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8.4万亩。全面提升数字化农业基础设施,高水平打造自然成趣的田趣稻油博物馆,奋力提亮“金色大底板”。为进一步擦亮杨庙雪菜“金字招牌”,天凝镇坚持下好整合提升棋,推动兼并重组的3家雪菜企业入驻雪菜产业综合体,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面对新形势,天凝镇加快“兼并重组”步伐,6个植绒印染兼并重组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聚焦绿色产业生态,天凝镇成功腾退企业63家、腾出用地707.3亩,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签约并落地盛威安防等超亿元项目12个,连续3个季度夺得“招商引资”流动红旗单项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提档创优。完成服务业企业进规7家,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15家。完成房地产投资4.23亿元,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02万平方米,均列全县第一,服务业增加值、限上零售额增速跻身全县第一。

  科技创新提能聚势。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6家,认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

  优化布局 探索城乡融合 共富路

  数读天凝

  集聚农户519户,建成165亩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一期),22个村合计增收达2308万元

  天凝镇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布局,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城镇、乡村协调发展。

  去年,天凝镇内外兼修、融合发展,第三轮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保持考核优秀,高质量打造了全域秀美示范路、美丽乡村风景线等“美丽通道”,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富民安居赋能美丽城镇,以最好地段、最优环境、最全配套提高集聚小区品质,高水平推进26.84万平方米的4个在建公寓房项目,实现结顶率100%。同时,高效推进全域农房集聚,完成首次农房集聚公寓房安置集中抽签大会,集聚农户519户,实现农民“安居梦”。

  持续发展乡村经济,建成165亩的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一期),善农万亩数字良田双强服务中心(一期)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强与浙江大学的合作,打造“稻+”立体种养模式3127亩,成功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天凝镇深化“强村带弱村”模式,以抱团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去年22个村合计增收达2308万元,村均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达到329万元。与此同时,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合作社5家,农创客31名,助推乡村振兴。

  综合施策 筑牢绿色发展 新屏障

  数读天凝

  完成“碧水”工程21.6公里,22个村实现普适标准全覆盖,示范村数量列全县第一

  近年来,天凝镇始终坚定践行“两山”理念,以综合施策、全域保护理念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基础,精心打造绿色景观项目,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去年,天凝镇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标杆镇验收名单,完成“碧水”工程21.6公里。强化废气整治和秸秆综合利用,空气质量优良率、臭氧浓度改善幅度均列全县第一。持续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开展“无废细胞”、低(零)碳试点创建,创成市级“无废乡村”3家,入选省级低(零)碳村(社区)申报名单1家。

  全面营造高压执法态势。结合“雷霆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执法检查,稳妥推进植绒、印染、化工等行业整治,立案查处32起。33家重点排污许可管理单位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

  环境面貌持续优化,全域推进“定时定点”加“桶管家”模式,助推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秀美等工作。

  聚焦百姓 增进民生福祉 新高度

  数读天凝

  全民养老参保率、医保参保率均列全县第一,建成“向日葵亲子小屋”4家,建成20个“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对于老百姓来说,幸福感来自生活,推窗可赏美景,家门口运动锻炼,生活便捷,交通便利,文化活动丰富。民心所向是幸福。一年来,天凝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破解民生难题,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就业供需、拓展文化阵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增进民生福祉“新高度”。

  精准对接就业供需,开发公益性岗位22个,累计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439人次。加快推进“1+25”助联体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托位180个,建成“向日葵亲子小屋”4家。公共服务受百姓欢迎,正式启用的镇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新便民服务中心成了群众休闲娱乐以及办事的新去处。

  篮球文化节、农旅文化节……去年,天凝镇文化活动亮点纷呈,结合本地特色,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了一场场文化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成20个“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社会治理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去年,天凝镇深入开展“平安天凝”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入推进“三治融合”,科学优化镇域73个网格设置,开展工业领域“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及交通安全大会战等。

  党建引领 铸牢风清气正 强体魄

  数读天凝

  开展各类理论学习14次,创新推出“共同富裕·青凝说”系列访谈19期,12人获评县级战疫先锋

  天凝镇始终把“务实、高效、廉洁”作为不懈追求,坚持谋实事、实干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制定并下发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始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常态落实会前学法,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行政决策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件、政协委员提案2件,满意率均达100%。

  坚持实干担当,打造实干政府。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实施《天凝镇首问责任制实施办法》。以“政务服务标准化”为抓手,打造“综窗受理+后台审批+专窗咨询”政务服务模式,累计办理各类事项57407件,满意率达100%。

  坚持清正廉洁,打造清廉政府。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推动政府作风持续转变。坚持过“紧日子”,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民生支出占比达79.04%。持续高压反腐震慑,严格执纪精准问责,累计处置问题线索22件、立案15件。

  展望未来

  2023年到2025年既是新一轮示范点三年建设期,又是示范区的新三年。三年看头年。今年,天凝镇将着力书写“三篇文章”。在大破大立,腾出发展之本上下功夫。打好“腾”“转”组合拳,提档升级传统产业“腾笼换鸟”行动,解好“兼并重组”方程式,做大做强雪菜龙头企业,提亮“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助力农民共富;在大招大引,蓄满发展之势上下功夫,努力筑牢工业发展“要素池”,完成450亩县级优质项目承接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在大治大美,筑牢发展之基上下功夫,进一步擦亮“篮球运动”“辣妈宝贝”金名片,探索“一网格一文化员”联户机制,做精做实“百桌宴”“千人席”等文化活动,以重大村务公决“八步工作法”等自治方式穿“针”引线,续写护航发展的治理之“美”。

  冬去春来万象新。2023年,天凝镇将动员全镇上下坚定历史自信,以“登高远眺”之态、“乘风破浪”之势,奋楫扬帆,努力跑出新一轮“双示范”建设的天凝“加速度”。

  全媒体记者 胡引凤 通讯员 曹雯吉 张良娜/文

  照片由天凝镇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推陈出新天地宽 城乡共建凝人心~~~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刊
   第03版:两会特刊
   第04版:两会特刊
   第05版:两会特刊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09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两会特刊
   第12版:两会特刊
勇毅前行向未来 高质量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