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变享老

魏塘街道积极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关于命名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通知》,魏塘街道嘉辰社区榜上有名。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有了新样本。

  “嘉辰社区有人口5859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345人,占比达22%,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该社区党委书记杨成刚表示,在庞大的老年人群中,其中还有独居老人14人,空巢老人5人,孤寡老人6人,失智失能老人134人,残疾老人30人,这对社区的养老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着力推进为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这是嘉辰社区提升老年人群服务水平的第一步。自2015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以来,该社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设置健康步道、搭建休闲凉亭、安装休憩座椅、配置健身器材、修缮露天舞台、改善绿化环境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利用小区所有空间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宜居安养的环境。

  “截至今年3月,社区共设置健康步道800米、搭建休闲凉亭1个、安装休憩座椅60把、配置健身器材16个、修缮露天舞台1个、改善绿化环境2万平方米。”杨成刚说道。

  一方面,在公共空间,通过配齐相关无障碍设施等举措,让居住环境更宜人;另一方面,进行入户改造,做到千房千面,让老人生活环境更宜居。

  “现在家里的厕所和走廊都装了扶手,方便多了,也安全了。”顾大爷和老伴独自住在嘉辰社区杜鹃新村,由于年岁渐高,日常在家中行走也变得愈加不便。社区通过摸排得知情况后,立即对老人住房进行适老化改造。按计划,社区将继续开展摸排,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确有需要的老年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相应设施。

  为最大程度方便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区还将办公场所由原本的二楼搬至底楼大厅,并实行去柜化服务。前台受理、后台办理,最大可能地实现为老服务“最多跑一次”。同时开展红色代办服务,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

  生活上的“友好”远远不够,还要让老人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友好”。“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被关心,暖暖的。”这是嘉辰社区所有老年人的真实感受,也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心声。

  依托嘉辰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签约项目,现在,老年人可以定期享受血压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在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老年居民可以获取助餐、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康复指导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每年春节、元宵节、‘三八’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社区还组织我们开展各种活动,各种科普讲座更是数不胜数;身体、心理都给我们照顾到了。”江元春老人开心地说道。

  目前,社区已经成功组织老人建立了气功、莲湘、戏曲、门球、舞蹈等文体队伍;另外还有书画、丝网花、剪纸、串珠等兴趣小组,老年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也更加愉悦、富足。

  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反馈到现实,便是尊老、敬老风气在社会的盛行。近年来,社区成立了以“善”阿姨志愿服务团队、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楼道微网格长为主力军的为老服务团队。共建单位、四方红色联盟、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等共同协作,实现了为老服务无盲区的服务体系。去年一年运行,共计为老年人服务1563人次。

  “养”老变“享”老,这是新时代给出的民生考题,如何答卷?魏塘已成竹在胸。下一步,魏塘街道将以嘉辰社区为标杆,以点带面,不断深入推进辖区内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创建,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媒体记者 汪 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话题
深刻理解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意义
魏塘街道积极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