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朋自远方来

  ■王家俊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如璀璨星辰,镶嵌在心灵的天幕上,熠熠生辉,而最近一次与几十年未见的老同事之子小勤的重逢,恰似一颗久未谋面却依旧耀眼的星星,照亮了我平淡生活的一隅。

  上世纪60年代,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在西塘工作。先在塘东街小学,后调往北栅小学,有幸和小勤母亲成为同事,并成了近邻。因他们夫妻俩一直分居两地(她丈夫在绍兴工作),故迟迟没有孩子。1968年的冬天,我的这位同事终于有了第一个孩子——小勤,给当时宁静的校园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小勤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苗,在家人的呵护下,在邻里的关怀中茁壮成长。小勤的出生,也丰富了我枯燥的业余生活,一有空闲,我就抱他、逗他,我看着他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嬉戏,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进小学到上高中……他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像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然而,时光的车轮不会停下,命运的轨迹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那年,有关方面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丈夫分居多年的小勤母亲被调往绍兴工作。小勤母亲、小勤,还有负责照料其全家生活的小勤祖母,举家离开了他们生活多年的西塘。那一天,古镇的石板路似乎也多了几分惆怅,我给小勤和我儿子各买了一顶帽子以作纪念,并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知道,一段熟悉的时光将就此画上句号,而未来的日子里,那份同事、邻里间的情谊,只能在回忆里延续。

  几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曾经的少年小勤已步入中年,而我也早已退休,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和老伴在县城安享晚年。本以为过往的人和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模糊,可命运却在今年春节为我们安排了一场意外而又珍贵的重逢。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家中看书、写作。突然,一个电话打来,是小勤,他说有事来嘉善,想来看我,问我住哪?我马上告诉了他我的住址,并用微信发送了位置。约莫一个小时后,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打开门的瞬间,眼前的人让我一时有些恍惚。尽管几十年未见,但岁月还是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圆圆的似他母亲的脸蛋,那双像他母亲一样戴了副近视眼镜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依旧带着西塘旧时光的影子,是小勤!他和爱人微笑着站在门口,眼中满是久别重逢的欣喜。

  我们相视而笑,那一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默契。走进屋内在客厅坐下,我给他俩沏上两杯热茶,摆上几碟点心,茶香袅袅中,我们开始回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我说起小时候如何抱他、逗他,给我的生活添了几多乐趣;还有他小时候的调皮捣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则给我讲了一个细节,说他知道我喜欢写作,每有习作在报刊发表,我都会拿给他们看,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他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离开西塘后的经历,从求学的艰辛到工作的勤奋,如今,他已成为绍兴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成绩卓著:2002年,三十来岁的他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被评为省高级技术能手;2008年,被评为绍兴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00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他还出版过一本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用的专业教材……

  他又聊起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爱人十分能干,退休后仍不闲着,忙着到处做志愿者;女儿很优秀,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现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最近和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同学订婚,两人均事业有成,收入不菲;小勤老父今年93岁,身体很好,现在绍兴最好的一家养老院安享晚年;最遗憾的是他母亲、我的同事、老邻居、在西塘教育界颇有名望的小学数学老师已于1998年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68岁……

  我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感慨。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成熟男人,和记忆中那个青涩的少年渐渐重合。

  这次重逢,没有惊天动地的场景,只是我们两家人,在温馨的氛围里,畅所欲言。但这份意外的喜悦,却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心底,润泽着心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的这句名言,在今年春节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情谊,不会被时间和距离冲淡,无论相隔多久,无论相距多远,再次相见时,那份熟悉和亲切,依旧如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镇街
   第03版:纵横嘉善
   第04版:柳洲采风
唇齿留香的“菜蒲头”
春芽
书法作品
吟春(楹联)
有朋自远方来